今日特推: 南京丽思卡尔顿酒店金陵霓裳体验之旅
搜索:
您的位置: > 中国行业网 > 国内新闻 > » 正文

“京津冀协同”郊区添利好 年内北京16区将“全部通气”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到《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成了两会进行中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词汇。尤其是对于一些与河北接壤的郊区来说,京津冀协同发展更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报记者挑选了四个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关的两会热门词汇,并邀请四位北京郊区的负责人,共同讲述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郊区迎来的发展新机遇。

  热词

  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

  “昌平是北京的风口,有责任治理好风沙”

  该工程是国家为改善首都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减少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而部署实施的重点生态建设工程。一期工程2000—2012年实施,工程区包括京津冀晋蒙5个省(区、市)75个县(旗、区),涉及本市门头沟、房山、昌平、平谷、怀柔、密云、延庆7个区;二期工程规划期限为2013—2022年,全国范围增加陕西省,本市范围增加大兴区,共涉及6个省(区、市)138个县(旗、区),工程建设涉及林业、农业、水利及易地搬迁等领域。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昌平区长张燕友:

  昌平是北京主要的风口,南口、马池口地区,原来都是风沙弥漫的。昌平是北京西北部的生态屏障,有责任把风沙源治理做好。通过京津风沙源治理一期工程,现在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二期将在一期的基础上,再进行改造,主要针对山区。

  从前年开始,昌平对山区闲置的土地采取了造林措施。政府出资,从农民手中租赁闲置土地,用于造林。造林后,提高了山区的生态环境。从农作物的角度来说,有些荒地已经没有意义了。这些荒地以前种植玉米等适合山区的作物,产量也不高,农民没有积极性,有些土地就荒废了。

  昌平有60000亩这样的土地,主要分布在山区,希望几年内全部绿化,目前已经完成了20000亩。昌平区按照一定价格从农民手中租赁。对农民来说,这个价格比种植任何农作物的收入都要高。把这些土地利用起来造林,既能改善生态环境,也有助于山区景观提升,有助于发展旅游。造林以后的管护工作,也将交给农民来做,对农民来说这又是一笔收入,实现了绿色就业。

  热词

  京冀生态水源保护林建设工程

  密云水库今年将“全封闭”

  为进一步保护密云水库、官厅水库上游水源水质,从2009年开始,由本市安排资金,在河北张家口市赤城县、怀来县,承德市丰宁县、滦平县等官厅水库、密云水库上游重点汇水区荒山荒地实施生态水源保护林工程,2012年开始范围扩大到包括张家口市涿鹿县、崇礼区、沽源县以及承德市兴隆县、承德县在内的2市9县,计划2020年完成人工造林任务100万亩。

  ——摘自政府工作报告《名词解释》

  密云区长潘临珠:

  密云水库的水,来自潮河和白河。潮河起源于河北沽源,经赤城、延庆、怀柔后流入;潮河起源于河北丰宁, 经滦平自古北口流入。只要是密云水库的上游水源地,都将要进行园林绿化,保护土壤和水资源。

  如果上游水源地周边种庄稼,农民就会施肥,会对土壤造成破坏,在雨季时就会污染河水。通过造林,既能保护土壤,也能蓄水涵养水源。上游地区百姓为保护水源,在农业生产中受到了限制。作为密云区长,很感谢他们为保护水源做出的牺牲。

  上游已经保护好的水,输入到密云水库里,我们应该怎么保护好?这是密云的任务。

  1月15日早上8点,密云水库水位达到141.88米,蓄水量16.494亿立方米。这是2000年以来,水位最高、蓄水量最大的。对于密云来说,一直把“保水”作为第一责任。以前,密云水库中存在90多个有人员居住、经营等情况的库中岛。去年5月,这些已经被全部清理完毕。此外,以前水库一级保护区内曾有畜禽养殖场和散养畜禽,去年投入1个多亿,全部清理退出,杜绝了畜禽养殖对水库水的影响。

我来挑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合作 - 网站留言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