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中和农信:“本地人”助力灾后重建
搜索:
您的位置: > 中国行业网 > 教育资讯 > » 正文

大方县“五好”县级工商联创建工作风声水起

  贵州网讯:近年来,大方县工商联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以创建“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示范点为目标,求真务实、锐意进取,突出重点、打造亮点,“五好”县级工商联创建工作风声水起、成效显著,为促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2010年以来,连续5年荣获毕节市工商联目标考核一等奖。今年7月,又被贵州省工商联评为贵州省第二批“五好”县级工商联建设示范点。

  一、统筹安排,构建“三个保障”

  一是在政策上保障。出台《大方县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工商联工作的实施意见》、《大方县200名小老板培育方案》、《大方县非公人士代表暨企业小老板三年培训计划》等文件,为县工商联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政策保障。

  二是在人员上保障。增设“大方县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工作指导办公室”,为县工商联(商会)下属全额拨款副科级事业单位,核定事业编制3人,从而使大方县工商联编制人数由原来的4人增加到7人,为县级“五好”工商创建提供人员保障。

  三是在后勤上保障。在工作经费和工作条件上给予了充分支持,大方县工商联拥有独立的办公场所,并配备了办公车辆,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围绕目标,夯实“三大基础”

  一是夯实商会基层组织基础。按照“五好一有”标准,制定商会发展三年规划,经过近三年的发展,全县实现乡(镇、街道)建商会“全覆盖”和行业商(协)会应建尽建的规划发展目标。目前已建31家乡(镇、街道)商会和2家异地商会及12家行业协会,共有会员2505名,其中个人会员2015名,团体会员45个,企业会员445个,执委以上会员90名。近三年来会员数量年均增长率达45%以上,会员企业数量中规模以上企业比例不断提高。

  二是夯实非公党建组织基础。以“面上铺开、典型突出”的方式推动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及时建立健全非公党建工作台帐,为加快全县非公党建人才工作夯实坚实的基础。目前,在已经成立的31个乡(镇、街道)商会和15个直属商(协)会,有26个商会建立了党组织;在25个非公执委企业中建立了党支部,并打造4个党支部为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示范点。

  三是夯实“两个健康”基础。从制度上入手,制订出台了首问责任制、业务学习、办公会议等5项规定和办法,以制度的方式对企业家代表人士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以制度的力量对企业家代表人士履职情况进行督导和提升。建立完善民营企业运行数据报送、企业厂务公开、社情民意直通车、企业党建等制度,并利用《大方商会网》、QQ群、微信群等平台开展非公人士在线学学习,从而拓宽工商联工作渠道,整合共享工商联资源,夯实“两个健康”的基础。

  三、丰富载体,搭建“三个平台”

  一是搭建金融服务平台。与全县6家金融部门签定协议,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加强银企合作,主动与工行、建行大方县支行联合成立了“工银商友俱乐部”,定期与不定期召开银企座谈会、联谊会,增进银企感情交流,为会员企业贷款融资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促进了全县非公有制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是搭建法律服务平台。县工商联主动与司法部门对接联系,于2014年4月18日联合成立了“大方县非公企业法律服务站”,为企业提供维权服务,为非公经济“两个建康”保驾护航。“服务站”自挂牌成立以来,已组织召开企业涉法维权服务协调会16次,解决公司劳务合同纠纷等涉法个案16起,深受非公经济人士的好评。

  三是搭建内引外联平台。以“四个一”为抓手,全面抓实非公经济人士关爱工作。“四个一”,即:制作发放一张连心卡、一张联领导班子联系卡、授予副主席(副会长)企业家一块荣誉扁牌、每月召开一次主席(会长)办公例会,深入企业调研,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关心会员的身体健康和家庭生活,了解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架起县委、县政府和非公企业交流沟通的桥梁。

我来挑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合作 - 网站留言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