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举了一些例子,但是“智慧城市”本身也是一个很宏观的概念,他由不同方面组成,你跟我都是其中的一部分。你一旦依赖这种高度整合后的城市服务,还真就离不开他。
早在2010年IBM就提出了这个理念,作为国际科技巨头,这一振臂自然引来众人高呼,什么微软呐,阿里呐都加入到浩浩荡荡的“智慧城市”建设大军当中。
要知道像这种需要巨大技术与资金投入的项目那可不是一般公司能拿的下来的,你看美国特斯拉至今还承受着巨大的争议,更不用提规模更大的“智慧城市”了。
咱们国家自然也不能落下,“智慧城市”这回说啥咱也要迎头赶上,这不,2012年就颁布了90个试点城市,次年更扩大了规模,全国各省都有,这里面就包括咱们要讲的武汉智慧城市项目。
当初武汉市为了能推行智慧城市还特意成立了武汉智慧生态公司来专门运作这个事,这个智慧生态公司隶属于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
然后他们就开始物色技术供应商,最终,就跟微软看上眼了。
于是双方坐在一起,就这么一聊,智慧生态听微软一番高见,觉得不错,挺高啊这想法,暗中竖起大拇哥,一下就相中了,觉得可以合作,就这么的,喜结连理了。
2013年12月5号,双方在亲切友好的氛围下签订了《战略合作备忘录》
微软咱们都知道国际大品牌,值得信赖,但事实上是这样的吗?
其实也不尽然,要知道虽然微软作为国际科技巨头,在很多技术上是拥有垄断能力的,这种巨无霸公司向来都是店大欺客,玩路子一般人玩不过这帮人。
按照之前约定,武汉市在未来三年内投入不低于2500万美元,按当时汇率就得1.7亿人民币,首次支付就高达3507.4万元,微软中国收钱后为武汉智慧城市提供相关服务与规划。
然而过了一段时间,武汉智慧生态公司发现不对,之前答应得各项要求都没达到,这哪能行,于是迅速叫停,跟微软表示合作先停停吧,我觉得这里面有瑕疵。
什么瑕疵呢?武汉智慧生态公司委托北京的住房和城乡建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来进行新一轮评估,最后评估指出微软中国在智慧城市当中所提供的产品服务并没有达到实际使用要求,决定终止合作,并要求退款。
微软中国看了《评估报告》以后表示并不认为自身产品存在问题,双方就此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最后武汉智慧生态公司说你也别说你的,我也不讲我的,咱们找个讲理的地方:法院!
2017年2月15日,武汉智慧生态公司向武汉市中级人们法院提起诉讼。
诉求请求简单说就是退钱,退还之前所支付的3507.4万元。
位列被告的除了微软中国外,还有华胜天成公司,神州数码,蓝云公司,长天科技也一并卷入。
为啥除了微软中国外还有其他公司呢?
在这里就必须说一下微软中国的一贯套路,像这样的合作微软中国一般都会先与合作城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之后按此协议,将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指定一家或几家合作公司与甲方签约。其实跟那个武汉智慧生态公司原理相近,专门负责这块业务的行政流程,其背后分别是武汉市政府与微软中国,这俩公司是作为指定办事人的存在。
而这里微软中国的办事人就是华胜天成,微软选择他们在武汉智慧城市项目当中与智慧生态公司进行接洽,但最终拍板决定的还得是身后的大佬们。
而其他公司则是统一在整个智慧城市项目下的供应商,买了一大堆电脑啊服务器啊,再支上,好做云平台,就好比你开饭店需要桌椅板凳,餐具纸巾一样,微软中国这边统一给你置办齐了,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