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中和农信:“本地人”助力灾后重建
搜索:
您的位置: > 中国行业网 > 教育资讯 > » 正文

钢琴家刘俸连:人生就是要永不止息地奔跑

  学琴就如同人生一样,不是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马拉松从来都没人抢跑,因为大家都不想要“输在起跑线上”。但在这场比赛里,真正能影响到结果的,并不是那些在长跑路途中没能坚持住便放弃了终点的人,而往往是那些能够在钢琴路上沉得住气也守得住心的人,才会最终有所收获。

(钢琴家刘俸连)

          自己选择的人生,跪着也要走完

  众所周知,学艺术是一件很辛苦的事,而学习乐器则更是苦上加苦,因为除了天赋之外,专业技能的提高更加来源于日常生活里不断反复的练习。刘俸连在钢琴的人生道路上,至今都不能用“容易”这二字来形容。

  和许多孩子是被父母“逼”着学习钢琴不同,年仅4岁的小刘俸连在幼儿园时,就从老师一次偶然的脚踏风琴演奏中,寻得了音乐的美妙之处,并于今后的学习道路中展现出了她惊人的音乐天赋。“那个时候家里其实并不富裕,但是因为我确实很感兴趣,所以父母还是很支持我的选择。”小刘俸连没有辜负父母的付出和期待,每天写完作业,她便会把所有的空闲时间都拿来练琴。

(刘俸连(左二)和德国音乐学院的院长、演奏家合影)

  和钢琴结缘的初衷听起来甚是浪漫,但是接下来的路刘俸连却一步一步走得很艰苦。

  “我们家是农村出身,我父亲虽然是县里中学的语文老师,但是我家的经济条件并不好。那个时候父母为了能让我圆一个钢琴梦,吃了很多苦,也曾听了不少冷言冷语……”刘俸连觉得,阳春白雪诚然可贵,但是否下里巴人就不配拥有艺术人生的梦想?倔强的她不相信所谓“命运”,决心要用自己的方式去打破世俗的偏见。

  没有钢琴,她就去老师的家里面练习,顺便帮着老师做些家务;老师不在,就到有钢琴的同学家里帮其讲题,还带着同学一起练琴;放暑假的时候,便从父亲那里借来县里中学的琴房钥匙,一练就是一整天。“那个时候因为担心琴房被抢走,我连饭都不敢出去吃。”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的刻苦练习,刘俸连走得稳扎稳打。

(左起:吕贝克音乐学院Fock教授、刘俸连、汉诺威音乐学院Vera stellmacher教授)

  但钢琴的学习之路除了辛勤练习之余,更加需要有名师指导。

  到二年级时,兼职钢琴基础教学的老师便告诉刘俸连的父母,自己已经无法教学这个天赋极高又很努力的小弟子了,只能建议他们为这颗难得的好苗子选择一个更加专业的老师来作为引路人。经过认真的考虑,刘俸连的父母咬着牙聘请了当时从四川音乐学院毕业的老师汪少华来作为刘俸连的私教,这一教,便是十年的师生情。

  学琴的坚持和果敢,让年仅21岁刘俸连在本科毕业之时做出了一个大胆且真正改变她人生的决定——开办钢琴学校。2004年,刚从贵州师范大学音乐教育学专业毕业的刘俸连凭着自己的一腔热血,在贵阳市开办了龙凤来LFL国际钢琴艺术学校(原名:贵州刘俸连教育中心),旗下设有钢琴、声乐、打击乐等多门课程。

  但开办钢琴学校的过程并不如同想象中那么容易,刘俸连知道,她仅有一腔热血是不足以去做好这件事的。为了能够更加全面地充实自己的专业能力,同年,刘俸连一边筹备着钢琴学校的事宜,一边考到西南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并加入西南爱乐交响乐团进行巡回演出。2007年至2009年,时任中央音乐学院讲师的刘俸连拜在国内知名音乐家Manliy Han名下继续钻研钢琴艺术,这位大师亦是中央音乐学院备受推崇的教授之一,再往前追溯,他还是师承于鼎鼎大名的俄罗斯音乐大师柴可夫斯基门下的弟子。

我来挑错
关于我们 - 友情链接 - 广告合作 - 网站留言 - 网站地图